-
泉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宗教文化。以下是一些泉州主要的宗教文化:
1. "佛教":泉州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港口之一,佛教文化在泉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泉州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等都是著名的佛教寺庙。
2. "道教":道教在泉州也有一定的信徒基础,泉州的清源山、九日山等地都有道教宫观。
3. "伊斯兰教":泉州是中国最早开放对外贸易的港口之一,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重要窗口。泉州的清净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之一。
4. "基督教":基督教在泉州也有一定的影响,泉州的基督教堂主要集中在市区和郊区。
5. "民间信仰":泉州民间信仰丰富多彩,包括妈祖信仰、土地公信仰、城隍信仰等。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宗教文化景点:
-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区,是泉州最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 - "清净寺":位于泉州市区,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之一,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 - "承天寺":位于泉州市区,是泉州著名的佛教寺庙之一,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公元766-779年)。 - "清源山":位于泉州市区,是道教名山举报 -
公元1276年,元军入闽,张世杰等人护送端宗行朝一路南行,直奔泉州。
泉州在南宋的地位类似今天的上海,它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拥有庞大的人力物力资源。因此,张世杰等人想要据此地为都,以图东山再起。
在泉州城外,端宗接受了泉州地方头目蒲寿庚的谒见。
这个蒲寿庚是阿拉伯后裔,逊尼派穆斯 林,他起初不过是个亡命徒,后来因为海外生意做得大,又帮朝廷打过海盗,逐渐当上了福建安抚沿海制置使、广东福建招抚使乃至提举泉州市舶使。他一手掌管东南沿海的过半海外贸易,“擅利者三十年”,是当时泉州城里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在谒见完毕后,蒲寿庚便请端宗入城。
然而此时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据史书记载:“宋主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
也就是说,蒲寿庚请宋端宗进城,但张世杰不同意。
端宗行朝来到泉州,就是为了据城立都,现在见了蒲寿庚一面后反而不愿意进城了,这显然是张世杰看出了蒲寿庚有问题。
事实也证明了张世杰并没有错。因为就在张世杰因为宋军船舶军资不足而强行征用了蒲寿庚的一批船只和货物之后,“寿庚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
要知道,如果说蒲寿庚大杀淮兵还可以理解为是因为船货被淮兵掠走而发怒报复的话,那么杀戮赵宋的宗室,那就显然有问题了。
而且,蒲寿庚对赵宋宗室的杀戮,是无差别的屠杀,只要是在他控制区内的赵宋宗室人员,就全部杀光。这批人的总数,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也在两三千人之上。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次改朝换代,不是没有过对宗室的屠杀,但那要么是皇族内部的内讧,要么是北方野蛮民族南下后由敌对国进行的,而由一个本国地方官员决策并执行的宗室大屠杀,仅此一次。
所以说,张世杰并没有看走眼,蒲寿庚的确是在谒见前就已下了投降元朝的决心,从他敢于屠杀几千赵宋宗室的行为来看,这个穆斯 林虽然从小在中国长大,但他对中国的本土皇权其实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敬畏,他宋端宗入城,更有可能是为了以端宗作为降元的投名状。
蒲寿庚真面目暴露后,张世杰以兵围城,蒲寿庚引元将索多南下,宋军解围南退,蒲寿庚则以其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船队配合元军一路南下,直至崖山决战……
尾声
宋亡后,蒲寿庚家族继续扮演着泉州土皇帝的角色,在他们的维护之下,泉州迎来了城市历史上的所谓“伊斯 兰黄金年代”。
到了元末,蒲寿庚家族又故伎重演,他们勾结当时的提举泉州市舶使那兀纳作乱。但这次蒲寿庚家族再没有宋末那么幸运了,乱兵被元军镇压,当地的蒲家乃至许多西域人都被灭门,蒲寿庚等人被掘坟戮尸,遍及泉州城内外的****寺在战乱引起的宗教仇杀中除一座外全被捣毁。
而且,蒲氏家族的噩运并没有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告终,明朝开国后,朱元璋特令将蒲寿庚这一脉的蒲氏举族打入贱籍,世代不得入仕。
举报 -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