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享有以下美誉:
1. "“东方第一大港”":泉州在唐宋时期是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对当时的世界贸易有着重要影响。
2. "“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是多元宗教文化交融的地方,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3. "“海滨邹鲁”":泉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海滨邹鲁”,意指其文化如同内陆的鲁国(今山东)一样繁荣。
4. "“戏曲之乡”":泉州是南音的发源地,南音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音乐之一,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5. "“侨乡”":泉州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海外华侨华人众多,对泉州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6. "“闽南文化中心”":泉州是闽南文化的中心,闽南语、闽南建筑、闽南民俗等在泉州都有丰富的体现。
7.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对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有着重要作用。
这些美誉体现了泉州在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举报 -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世界多元文化中心”的美誉。
全市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省级40处,县(市)级600多处。极负盛名的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国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传教的穆罕默德门徒三贤四贤的灵山圣墓、千年古刹开元寺及东西塔、记载古代海上交通和贸易的九日山祈风崖刻、广受台胞和海外侨胞信众膜拜的天后宫妈祖、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与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阳桥、号称“天下无桥长此桥”的安平桥,及与惠东民俗、惠女服鉓、海滨风光、石雕艺术融为一体的崇武古城等。丰富的人文景观、别具一格的民俗风情和秀出东南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使泉州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性的旅游胜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产,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嘉礼”戏等剧种,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天子传音古乐北管、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伊斯兰教、印度教、古基督教、摩尼教、犹太教、佛教等世界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文化交汇处。泉州作为唐朝中期以后中原移民集中的地区之一,保留了唐代中期以来的大量文化信息,包括语言、艺术、风俗、宗教等。其中,南音、北管、高甲戏、歌仔戏、梨园戏、提线木偶是泉州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艺术。
举报 -
举报